麻疹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飞沫传播、共用被污染的餐具或物品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空气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直接接触患者飞沫传播: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直接进入他人呼吸道。飞沫在近距离范围内具有较强传染性,尤其在密闭空间内传播风险更高。
2.共用被污染的餐具或物品传播: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等物品可能沾染病毒,健康人群接触后未及时清洁手部,病毒可通过口鼻黏膜侵入。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短时间内仍具传染性。
3.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麻疹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麻疹。新生儿出生后也可能因接触母体分泌物感染,需特别注意孕期防护。
4.空气传播:患者呼出的飞沫核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形成气溶胶。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未直接接触患者的人群也可能吸入病毒而感染。
5.密切接触传播:与患者同处一室或长时间近距离交谈,病毒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家庭成员或集体生活场所中易发生聚集性感染。
麻疹传染性极强,患者需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应避免接触患者,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