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应采取血液-体液隔离措施。这种隔离方式主要针对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病原体,能有效降低乙肝病毒在医疗机构或家庭环境中的传播风险。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因此隔离重点在于阻断这些传播途径。
实施血液-体液隔离时,需严格管理可能被污染的器具和环境。医疗器械如针头、手术刀等必须一次性使用或彻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时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操作后及时洗手消毒。病人的个人物品如牙刷、剃须刀等不得与他人混用,避免通过微小伤口传播。废弃物如沾血的纱布、棉签等需按医疗垃圾规范处理。
注意事项包括定期监测病人肝功能及病毒载量,评估传染性强弱。家属或护理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增强免疫力。日常生活中避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用品,如指甲剪、毛巾等。病人若有皮肤破损,需妥善包扎,防止体液外渗。医疗机构需加强宣教,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乙肝传播途径,减少歧视和恐慌。隔离措施并非完全限制活动,而是科学防护,确保病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