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疟疾和发热性疾病。其有效成分常山碱具有抗疟、解热和催吐作用,尤其对间日疟和三日疟有较好疗效。在中医理论中,常山归肝、脾经,能截疟、劫痰,常用于疟疾发作时的寒热往来症状。
常山的临床应用主要围绕其抗疟特性展开。常山碱能抑制疟原虫的生长繁殖,对恶性疟原虫也有一定作用。除疟疾外,常山还可用于痰饮积聚、胸膈满闷等症,常与槟榔、草果等配伍使用。在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中,常山常与知母、贝母等药物组成复方,发挥清热化痰的功效。常山对胃肠道有较强刺激性,过量使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因此临床多采用醋制或酒制以减轻副作用。
使用常山需严格掌握剂量和用法。孕妇及体虚者慎用,肝功能异常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常山不宜长期连续服用,治疗疟疾时通常只需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与西药抗疟药联用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毒性叠加。贮藏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出现严重呕吐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由于常山具有一定毒性,建议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