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发生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预后至关重要。脊柱骨折可能由外伤、骨质疏松或疾病引起,需根据损伤程度和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避免不当操作加重损伤。
脊柱骨折的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轻微骨折可能仅需保守治疗,严重骨折则可能伴随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等严重后果。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明确骨折位置和神经压迫情况。治疗方式包括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镇痛,严重时需手术复位内固定。康复期需逐步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搬运脊柱骨折患者时,务必保持脊柱轴线稳定,避免弯曲或扭转,使用硬质担架平移。卧床期间注意预防压疮,定期翻身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饮食需均衡,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愈合。疼痛管理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康复训练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立即就医排查神经损伤。日常生活中需加强防跌倒措施,尤其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