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需注意制动固定避免二次损伤、保持正确体位减轻压迫、预防并发症如褥疮或肺炎、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制动固定避免二次损伤:脊柱骨折后首要措施是限制活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受损部位。搬运时需保持脊柱轴线稳定,避免弯曲或扭转,防止骨折移位加重神经损伤。卧床期间需选择硬板床,减少脊柱负重。
2.保持正确体位减轻压迫:仰卧位时在腰背部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侧卧时双腿间放置枕头避免脊柱扭曲。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每2小时调整体位一次,分散压力。
3.预防并发症如褥疮或肺炎:长期卧床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按摩骨突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进行深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
4.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急性期后逐步开始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如绷紧腰背肌群。后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桥式运动,增强核心稳定性。
5.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进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疼痛加重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
脊柱骨折后需严格控制体重,避免增加脊柱负荷。饮食应富含钙质及蛋白质,如牛奶、鱼类,促进骨骼修复。心理疏导同样重要,缓解焦虑情绪有助于康复进程。日常活动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恢复高强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