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与肝硬化是两种不同的肝脏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性质和发展阶段。肝炎指肝脏的炎症反应,通常由病毒、酒精或药物等因素引发,属于可逆性病变;肝硬化则是肝炎长期未控制导致的终末期纤维化改变,肝脏结构永久性受损,属于不可逆病变。
肝炎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酒精性肝炎戒酒后可能逆转。肝硬化是肝炎反复发作后的结果,肝脏逐渐失去正常功能,形成纤维疤痕组织,伴随门静脉高压、腹水等严重并发症。此时肝脏已无法恢复原有结构,治疗重点转为延缓进展和管理并发症。
预防肝炎发展为肝硬化需早期干预。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肝炎,及时治疗可避免肝纤维化。避免酗酒、规范用药、接种疫苗如乙肝疫苗是重要预防措施。肝硬化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限制钠盐摄入,监测肝功能。若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肝衰竭表现,应立即就医。两类疾病均需专业医疗支持,不可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