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和肝硬化的区别在于病变性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可逆性不同、并发症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病变性质不同:肝炎是肝脏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常见类型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肝硬化则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终末阶段,表现为肝组织广泛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脏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
2.发展阶段不同:肝炎通常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长期未控制的肝炎可能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最终形成肝硬化。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表现,意味着肝脏功能已严重受损。
3.症状表现不同:肝炎早期可能仅有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出现黄疸。肝硬化症状更为严重,包括腹水、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表现,晚期可能出现肝性脑病。
4.可逆性不同:肝炎在早期积极治疗后可完全恢复,部分慢性肝炎通过干预也能延缓进展。肝硬化一旦形成,纤维化难以逆转,治疗重点转为延缓病情进展和减少并发症。
5.并发症不同:肝炎并发症相对较少,严重者可出现肝衰竭。肝硬化并发症多样且危险,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等,直接影响生存质量。
肝炎和肝硬化均需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避免饮酒、滥用药物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定期检查肝功能及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