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晚期需要综合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晚期骨结核通常伴随严重骨质破坏、脓肿或神经压迫,需结合药物、手术及康复手段进行干预。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治疗方案是关键。
晚期骨结核的治疗核心是长期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通常需持续12-18个月。药物方案需根据耐药性检测调整,避免单一用药导致治疗失败。若出现脓肿、脊柱畸形或神经损伤,可能需手术清除病灶、植骨固定或减压。术后仍需坚持用药,防止复发。疼痛管理可通过药物、理疗或神经阻滞缓解。营养支持尤为重要,需补充高蛋白、维生素及钙质,促进骨质修复。
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药物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或胃肠道反应,定期复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指标。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防止病理性骨折。保持良好作息,戒烟戒酒,减少免疫力下降风险。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筛查,预防传播。若出现发热、疼痛加剧或新发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晚期骨结核预后与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需耐心配合全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