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条或艾绒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效果。正确操作可调理气血,但需注意适用人群与禁忌症,避免不当使用引发不良反应。
艾灸的禁忌症包括高热、实热证及阴虚火旺者,此类人群使用可能加重症状。皮肤破损、感染部位禁止施灸,以免引发感染或延迟愈合。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艾灸,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高血压患者头部穴位慎灸,避免血压波动。醉酒、过饥过饱或极度疲劳时施灸易导致晕灸,需暂缓操作。
操作时需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烟雾过量吸入。艾条与皮肤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烫伤,尤其感觉迟钝者需格外谨慎。施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受寒,两小时内不宜接触冷水。艾灸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必要时就医。长期艾灸可能引发皮肤色素沉着,建议交替选用穴位。艾灸并非万能疗法,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慢性病患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