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对肾脏具有明确的毒性作用,长期或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肾损伤。马兜铃酸是马兜铃属植物的主要毒性成分,进入人体后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引发肾间质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马兜铃酸的肾毒性机制复杂,主要通过代谢产物与肾脏细胞DNA结合,形成加合物,干扰细胞正常功能并诱发突变。临床表现为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毒性累积,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贫血、高血压等非特异性表现,后期则出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肾功能异常指标。部分患者接触马兜铃酸后可能快速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马兜铃酸还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风险显著相关,因其致癌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
使用含马兜铃成分的药物或保健品需极度谨慎。许多传统复方制剂可能未明确标注马兜铃成分,应仔细核查药品说明书或咨询专业医师。孕妇、儿童及肾功能不全者应严格避免接触。若因治疗需求必须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剂量与疗程,并定期监测肾功能及尿常规。出现可疑症状时立即停药并就医。目前多国已禁用或限制马兜铃属药材,选择替代性药物是更安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