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风燥型湿疹的治疗需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主,结合内服外治与生活调护综合干预。
血虚风燥型湿疹多因久病耗伤阴血或体质虚弱所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剧烈,夜间加重。中医治疗常用四物汤、当归饮子等方剂加减,以熟地黄、当归、白芍养血滋阴,川芎活血行气,配合防风、白蒺藜祛风止痒。若瘙痒明显,可加乌梢蛇、地肤子;皮肤皲裂严重者,加桃仁、丹参活血润燥。外治选用青黛散、黄连膏等润肤消炎类药膏,或甘草油、紫草油外涂缓解干燥。现代医学可辅助抗组胺药或保湿剂,但需避免长期依赖激素类药膏。
注意事项包括饮食忌辛辣燥热及发物,如牛羊肉、海鲜,多食百合、银耳等滋阴之品。避免过度搔抓或热水烫洗,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情绪紧张可能加重血虚风燥,需保持作息规律,适当运动调畅气血。治疗期间定期复诊,根据体质变化调整用药,避免自行滥用寒凉药物损伤脾胃。合并感染时需及时就医,防止病情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