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和幼儿急疹的区别在于发病年龄不同、皮疹特点不同、伴随症状不同、病程长短不同、并发症风险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发病年龄不同:猩红热多见于5-15岁儿童,幼儿急疹则好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猩红热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导致。猩红热全年均可发病,幼儿急疹多见于春秋季。猩红热具有较强传染性,幼儿急疹传染性相对较弱。
2.皮疹特点不同:猩红热皮疹为弥漫性细小丘疹,呈砂纸样触感,压之褪色,伴有口周苍白圈和草莓舌。幼儿急疹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直径2-3mm,压之褪色,皮疹先发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猩红热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脱屑,幼儿急疹皮疹消退后无脱屑。
3.伴随症状不同:猩红热常伴高热、咽痛、头痛、呕吐等症状,体温可达39-40℃。幼儿急疹发热期通常无特殊症状,热退后出疹是其特征性表现。猩红热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幼儿急疹可能伴有轻度腹泻或食欲减退。
4.病程长短不同:猩红热发热持续3-5天,皮疹约1周消退。幼儿急疹发热通常持续3-4天,热退后皮疹出现并持续1-2天消退。猩红热需要抗生素治疗,幼儿急疹多为自限性疾病。猩红热恢复期较长,幼儿急疹恢复较快。
5.并发症风险不同:猩红热可能引发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严重并发症。幼儿急疹并发症罕见,偶见热性惊厥。猩红热需要密切监测尿常规和心电图,幼儿急疹一般无需特殊检查。
猩红热需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幼儿急疹无需隔离。两种疾病均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发热期间应补充足够水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