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是中医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退。常见症状包括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夜尿频多、精神萎靡等,多与先天不足、久病耗伤或年老体衰有关。
肾阳虚的核心表现可归纳为寒虚衰三大特点。畏寒肢冷是最典型症状,尤其下肢冰凉,甚至夏季仍需保暖;腰膝酸软因肾阳不足无法濡养筋骨,常伴关节无力或疼痛。生殖功能方面,男性易出现阳痿早泄、精冷不育,女性多见月经延迟、宫寒不孕。水液代谢异常表现为夜尿频繁、小便清长,或晨起眼睑浮肿。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嗜睡、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等均为常见体征。部分人群可能合并腹泻、完谷不化等脾肾阳虚症状。
调理肾阳虚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及熬夜,以免耗伤阳气。饮食宜温补,如羊肉、韭菜、核桃等,忌生冷寒凉食物。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有助于温补肾阳,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严重水肿、心悸等,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需注意区分肾阳虚与肾阴虚,后者以潮热盗汗、口干舌燥为主,误用温补药物可能加重病情。长期用药者应定期复诊调整方剂,避免温燥药物耗伤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