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臌是中医学对腹水症状的称谓,指腹腔内异常积聚大量液体,属于臌胀病范畴。现代医学中,水臌多与肝硬化、心力衰竭、肾脏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病理状态相关,是多种严重疾病进展至晚期常见的并发症。
水臌的形成机制复杂,主要与体液代谢失衡有关。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入腹腔;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淤血引发组织液回流障碍;肾脏病变则因蛋白丢失或水钠潴留促使积液生成。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或肿瘤转移也可能直接刺激腹膜分泌过量液体。中医理论认为,水臌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气滞、血瘀、水停互为因果,最终形成本虚标实的病理状态。
临床处理水臌需严格遵循病因治疗与对症支持相结合的原则。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使用可缓解症状,但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利尿诱发肝性脑病或肾衰竭。穿刺放液仅适用于严重压迫症状,需控制速度与单次引流量。中医辨证施治常用活血利水方剂,如己椒苈黄丸,但需结合体质调整。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及腹部影像,警惕自发性腹膜炎等急症。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以促进循环,避免粗硬食物损伤食管静脉,出现呕血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