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两侧凹陷处,具体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时可正坐低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推,触及凹陷处即为风池穴,左右各一。该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常用于缓解头痛、眩晕、感冒等症状。
风池穴的定位需结合体表标志。首先找到枕骨粗隆,即后脑勺中央最突出的骨头,向下滑动至与颈部交界处,旁开约两横指宽度可触及凹陷。解剖学上,风池穴深层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椎动脉经过,浅层有枕动静脉分支分布。临床操作时需注意进针角度与深度,避免损伤深层血管神经。,刺激风池穴能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脑供血,对颈源性头痛、高血压性头晕有显著疗效。针灸或按摩该穴时,常配合太阳穴、百会穴以增强疗效。
操作风池穴需严格掌握禁忌与技巧。体质虚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孕妇慎用该穴。针灸时应使患者保持坐位或俯卧位,头部固定,针尖微向下朝鼻尖方向斜刺0.5-1寸,避免向上深刺以防误入枕骨大孔。艾灸需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烫伤。自行按摩可用拇指指腹环形揉按,力度以酸胀为度,每次持续3-5分钟。若出现眩晕、恶心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刺激并平卧休息。有出血倾向或局部皮肤感染者禁用该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