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量的正常范围通常为每次20-60毫升,持续3-7天。月经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遗传因素等。若月经量少于5毫升约一片日用卫生巾完全浸湿的量或超过80毫升需频繁更换卫生巾且出现大量血块,可能提示异常情况,需进一步评估。
月经量的个体差异较大,但普遍以规律性和稳定性为健康标准。正常月经通常前2-3天出血量较多,随后逐渐减少。若月经周期突然变化,如经量显著增多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持续数小时或经期延长超过7天,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内分泌失调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反之,经量过少可能由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过度节食导致。观察月经的颜色和质地也有助于判断,正常经血呈暗红色,含少量子宫内膜组织,若出现大量鲜红色血块或持续淡粉色稀薄分泌物,需警惕异常。
注意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如痛经、头晕等,避免因过度焦虑误判。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节育环或近期流产手术可能暂时影响经量。若异常持续3个月以上,或伴随严重贫血如乏力、心悸、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检查,包括激素六项、B超或宫腔镜。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或保健品,以免掩盖病情。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及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月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