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出现黄染,可伴有尿液颜色加深或粪便颜色变浅。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早产儿黄疸可能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重。
黄疸的发生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有限,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溶血、感染、胆道闭锁等疾病引起,需及时干预。若黄疸进展迅速,范围扩大至四肢或手足心,或伴有嗜睡、拒奶、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观察黄疸变化时,应在自然光下检查皮肤颜色。避免过度包裹婴儿,以免影响观察。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但母乳性黄疸可能持续较久,需咨询医生是否暂停母乳。光照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严重时需换血治疗。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至关重要,尤其是早产儿或存在高危因素的婴儿。若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避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