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伤食泄泻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夹杂未消化食物。其特点与成人不同,多因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节诱发,需结合症状与体质特点综合判断。
伤食泄泻的典型表现为大便酸臭、夹有奶瓣或食物残渣,腹胀拒按,泻后痛减,可能伴随呕吐、嗳气酸腐、食欲不振。舌苔厚腻或微黄,指纹紫滞。病程较短,但若迁延不愈易转为脾虚泄泻。病因多与暴饮暴食、生冷油腻或不易消化食物有关,导致宿食停滞,脾胃升降失调。婴幼儿因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善,更易因喂养不当引发此类问题。
观察患儿需注意大便性状与次数变化,避免滥用止泻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暂减食量,采用焦山楂、炒麦芽等消食导滞。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口渴唇干等脱水征象,或发热、血便等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哺乳期母亲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食肥甘厚味。预防重在规律喂养,控制零食摄入,培养良好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