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轻中重程度主要通过肝脏脂肪变性比例、肝功能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轻度脂肪肝指肝脏脂肪含量在5%-30%,肝功能基本正常;中度脂肪肝脂肪含量达30%-60%,伴随转氨酶轻度升高;重度脂肪肝脂肪含量超过60%,肝功能明显异常,可能出现肝纤维化或炎症表现。
区分脂肪肝程度需结合多项检查。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回声增强程度,轻度表现为肝区轻微增强,中度可见血管模糊,重度则显示肝实质显著增粗。CT检查通过肝脏密度值判断,轻度脂肪肝CT值略低于脾脏,中重度差异更明显。肝功能检测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提示中度脂肪肝,若持续升高或伴随γ-谷氨酰转肽酶GGT异常,可能进展至重度。肝弹性检测能评估纤维化程度,重度脂肪肝常伴有弹性值升高。病史和症状辅助判断,如乏力、右上腹不适多见于中重度患者。
诊断脂肪肝需排除其他肝病,如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病。轻度脂肪肝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逆转,中重度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并发症。避免高脂饮食、控制血糖和体重是关键,过量饮酒会加速病情进展。定期复查超声和肝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护肝药物。忽视病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