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呈茶色、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灰白色、食欲减退或拒奶、精神状态异常如嗜睡或烦躁。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最直观的表现是皮肤及黏膜呈现黄色,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身,眼白部分明显变黄。黄色程度与胆红素水平相关,轻症仅面部发黄,重症可蔓延至四肢及躯干。皮肤黄染在自然光下观察更明显,按压皮肤后褪色区域更易识别。
2.尿液颜色加深呈茶色:由于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升高,通过肾脏排泄导致尿液颜色变深,严重时呈现浓茶色或酱油色。尿色变化常早于皮肤黄染出现,是黄疸进展的重要观察指标。排尿次数可能减少,尿布染色后不易洗净。
3.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灰白色:胆红素代谢异常时,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使粪便失去正常黄褐色。陶土色粪便提示胆汁排泄受阻,需警惕胆道闭锁等严重疾病。粪便性状可能同时变稀或带有黏液。
4.食欲减退或拒奶:高胆红素血症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吮吸无力、进食量下降。新生儿可能出现频繁吐奶、体重增长缓慢。拒奶行为通常伴随黄疸程度加重,需警惕核黄疸风险。
5.精神状态异常如嗜睡或烦躁: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表现为异常安静或哭闹不止,严重时出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或抽搐。嗜睡与烦躁交替出现是病情加重的信号。
黄疸患儿需保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脱水加重黄疸。密切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变化及精神状态,记录每日大小便次数与颜色。阳光照射时注意保护眼睛及避免着凉,不可自行使用药物退黄。出现拒奶、发热或抽搐应立即就医,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