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复查通常检查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评估、影像学检查、关节稳定性测试、肌肉力量测试。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活动度:通过被动和主动运动观察膝关节屈伸、旋转范围是否受限,判断半月板修复后功能恢复情况。若活动度不足可能提示粘连或再次损伤,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2.疼痛程度评估:询问日常活动中的疼痛频率、强度及诱因,例如行走、蹲起时是否加重。通过按压关节间隙或特定动作诱发疼痛,辅助判断半月板是否存在残余损伤或新发撕裂。
3.影像学检查:首选核磁共振,清晰显示半月板形态、信号变化及周围软组织状态。若条件有限可选择超声或X线排除骨性结构异常,但灵敏度较低。
4.关节稳定性测试:进行抽屉试验、麦氏征等手法检查,确认韧带是否松弛或合并损伤。半月板损伤常伴随韧带问题,稳定性差可能影响康复进程。
5.肌肉力量测试:重点评估股四头肌、腘绳肌群力量是否对称。肌肉萎缩或无力会导致关节负荷不均,增加半月板二次损伤风险。
复查前避免剧烈运动,穿戴护膝减少关节压力。检查当天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活动测试。影像学检查需去除金属物品。如实反馈症状变化,包括疼痛性质、发作时间等细节。康复期间遵循医嘱进行针对性训练,逐步恢复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