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软骨坏死的症状包括疼痛且活动后加重、关节僵硬伴随活动受限、肿胀及局部发热感、关节摩擦音或卡顿感、肌肉萎缩导致关节不稳。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且活动后加重:踝关节软骨坏死早期常表现为隐痛或钝痛,行走、跑跳等负重活动后疼痛明显加剧,休息后可暂时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夜间也可能出现静息痛。疼痛多集中在踝关节内侧或外侧,与软骨损伤位置相关。
2.关节僵硬伴随活动受限:由于软骨坏死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关节活动时阻力增大,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僵硬感明显,需缓慢活动才能部分缓解。严重时关节屈伸、旋转功能受限,影响下蹲、上下楼梯等日常动作。
3.肿胀及局部发热感:软骨坏死引发滑膜炎症反应,关节腔内积液增多,表现为踝关节周围肿胀,皮肤紧绷发亮。急性期可能伴有局部皮温升高,触摸时有温热感,但通常不伴随明显发红。
4.关节摩擦音或卡顿感:坏死的软骨碎片脱落或关节面粗糙,活动时会产生摩擦音,类似沙沙声或咔嗒声。部分患者在行走中突然感到关节卡住,需轻微晃动才能恢复活动,称为关节交锁现象。
5.肌肉萎缩导致关节不稳:长期疼痛和活动减少会导致小腿及足部肌肉萎缩,尤其是腓肠肌和胫骨前肌。肌肉力量下降使踝关节稳定性变差,容易扭伤或出现无力感,进一步加重软骨损伤。
踝关节软骨坏死需避免过度负重运动,选择平底鞋减少关节压力,冷敷可缓解急性肿胀。体重控制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疼痛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