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包括持续头痛且逐渐加重、反复发热伴畏寒、颈部僵硬及活动受限、意识模糊或嗜睡、呕吐呈喷射状。具体分析如下:
1.持续头痛且逐渐加重: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常见持续性头痛,多从额部或枕部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脑。疼痛程度随病情进展加剧,镇痛药物难以缓解。颅内压增高是主要原因,伴随脑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搏动性头痛,平卧时症状加重。
2.反复发热伴畏寒:发热是典型表现,体温多在38℃以上,呈弛张热或间歇热。发热与结核杆菌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常伴随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畏寒多出现在体温骤升阶段,提示感染活动性进展。
3.颈部僵硬及活动受限:脑膜刺激征的核心表现,因炎症累及脊神经根导致肌肉痉挛。患者仰卧时抬头困难,下颌难以触及胸骨。被动屈颈可能引发下肢不自主弯曲,称为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4.意识模糊或嗜睡:中晚期常见症状,反映脑实质受累或脑水肿。患者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昏迷。基底池渗出物压迫脑干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高压,均可引发意识障碍。
5.呕吐呈喷射状: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呕吐前常无恶心感。多与头痛同步出现,呕吐后症状短暂缓解。儿童患者更易发生,需警惕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结核性脑膜炎需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是关键。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迟干预可能导致脑积水或瘫痪。治疗期间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