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指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在肾脏内结晶沉积形成的固体物质。是否患有肾结石需要通过医学检查如B超、CT或尿检结合症状如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综合判断,不能仅凭主观感觉下定论。
肾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代谢异常、遗传、饮水不足或泌尿系统感染等。高盐、高蛋白、高草酸饮食可能增加风险,而长期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促使结晶析出。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结石随尿液自行排出;但若结石较大或卡在输尿管,可能引发剧烈腰痛、恶心呕吐甚至发热。反复发作的肾结石需排查是否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代谢疾病。
预防肾结石需保持每日充足饮水建议2000-3000mL,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菠菜等高嘌呤或高草酸食物。适当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突发剧烈腰痛或血尿需及时就医,避免盲目服用排石药物。结石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大小和位置变化。若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或引发肾积水,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干预。长期忽视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