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外耳道炎是否能够自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轻度外耳道炎可能自行缓解,但中重度情况通常需要医疗干预,避免拖延导致并发症。
外耳道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外耳道炎多由细菌或真菌引起,表现为耳痛、瘙痒或分泌物增多。非感染性可能因过敏或机械刺激导致。轻度症状如轻微红肿或瘙痒,在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后可能逐渐好转。但若出现持续疼痛、流脓或听力下降,提示炎症加重,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药物,以控制感染并缓解症状。
预防和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避免游泳或洗头时进水,可用防水耳塞保护。勿用棉签等工具掏耳,以免损伤皮肤或推入耳垢。保持耳道清洁干燥,但过度清洁可能破坏保护性油脂层。若儿童出现发热或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需立即就医。部分慢性外耳道炎可能与湿疹或免疫问题相关,需排查潜在病因。及时干预可缩短病程,降低鼓膜穿孔或听力受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