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的疗程因人而异,通常需要1-3个月不等,部分复杂病例可能延长至半年以上。具体时间取决于失眠类型、体质差异、病程长短以及治疗配合度。短期失眠或轻度症状可能数周见效,而长期慢性失眠往往需要更系统的调理。疗效与病因直接相关,如肝郁化火型可能2-4周缓解,而心脾两虚型通常需8-12周固本培元。
中医认为失眠是阴阳失衡的表现,治疗强调辨证施治。肝火扰心型常用龙胆泻肝汤清热泻火,心肾不交型多选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痰热内扰型则用温胆汤化痰安神。除中药外,针灸选取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调节经络,耳穴压豆通过刺激皮质下区改善睡眠节律。配合推拿、气功等非药物疗法可缩短疗程。临床观察显示,约60%患者在治疗4周后睡眠质量提升,但彻底改善脏腑功能需要持续调理。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排病反应,如短暂嗜睡或梦境增多,属正常调节过程。
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饮食忌辛辣刺激,晚餐不宜过饱。中药服用时间建议午饭后及睡前1小时,避免与西药镇静剂混用。孕妇及哺乳期患者需调整方剂,儿童用药需减量。治疗初期建议每周复诊调方,稳定后可改为2周一次。自行停药易导致反复,症状消失后仍需巩固1-2周。记录睡眠日记有助于医师判断疗效,突发心悸或持续头晕需及时就医。部分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中药过敏,如皮疹需停药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