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损伤常见症状包括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肌肉无力、关节弹响或摩擦感。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肩关节损伤后疼痛是最直接的表现,可能呈持续性或间歇性,程度从轻微隐痛到剧烈刺痛不等。疼痛常集中在肩峰周围或深部关节腔,可能向颈部或上臂放射。急性期疼痛在活动时加重,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症状更为明显。慢性损伤可能伴随天气变化出现酸痛加重。
2.活动受限:肩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明显缩小,表现为上举、外展、后伸等动作困难。严重时无法完成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关节囊粘连或肌腱撕裂会导致特定方向活动障碍,例如肩袖损伤时外旋力量减弱。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引发冻结肩。
3.关节肿胀:急性损伤如韧带损伤或盂唇撕裂可能引发关节内积液,导致局部肿胀发热。肿胀多出现在肩峰下或关节前侧,触诊有饱满感。慢性炎症可能伴随滑膜增生,形成持续性肿胀。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需结合影像学判断。
4.肌肉无力:肩周肌肉如三角肌、冈上肌等可能出现力量下降,尤其在做抗阻力动作时明显。肌腱断裂或神经压迫会导致特定肌群失用性萎缩,表现为持物不稳或突然脱力。长期无力可能影响肩关节稳定性,增加二次损伤风险。
5.关节弹响或摩擦感:运动时出现异常声响,如咔嗒声、捻发音等,多因软骨磨损、肌腱滑脱或游离体引起。弹响可能伴随疼痛,提示盂唇损伤或肩峰撞击。摩擦感常见于关节炎晚期,活动时关节面粗糙摩擦。
出现上述症状需避免自行推拿或过度活动,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类型。早期冷敷可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恢复关节功能。日常注意姿势调整,避免单侧负重或突然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