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脉与浮脉是中医脉诊中两种基本脉象,反映疾病表里与气血盛衰。沉脉指轻按不明显、需重按才能感知的脉象,多主里证;浮脉则轻按即得、重按反减,多主表证。
沉脉的形成与体内气血内敛或邪气内伏有关,常见于寒证、虚证或脏腑功能低下时。例如,肾阳虚衰或脾胃虚弱者,脉象多沉而无力;若沉而有力,则可能为气滞血瘀或痰湿内阻。浮脉多因外邪侵袭体表,正气抗邪于外所致,如风寒感冒初期可见浮紧脉,风热感冒可见浮数脉。体质虚弱者也可能出现浮而无力的脉象,提示气血外浮不固。
辨别沉脉与浮脉需注意按压力度与脉象变化。诊脉时手指应轻触皮肤感知浮脉,再逐渐加压判断沉脉,避免用力过猛或过轻导致误诊。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分析,如浮脉伴恶寒发热多为表证,沉脉伴腹痛便秘多为里证。季节与体质也会影响脉象,冬季脉偏沉、夏季脉偏浮属正常生理现象。脉诊需反复练习,避免主观臆断,同时参考舌象、问诊等信息,确保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