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和附子都是毛茛科植物的药用部位,但来源和功效存在明显差异。乌头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干燥母根,而附子是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两者虽同源却因部位与炮制方式不同,在中医应用中各有侧重。
乌头以主根入药,毒性较强,需经过严格炮制降低毒性后方可使用。中医认为乌头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症。附子则是乌头块根旁生长的子根,经盐水浸泡、蒸煮等工艺炮制后,毒性较乌头降低,但温阳作用更为突出,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主要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腹冷痛等危重症候。附子含有乌头碱等生物碱,炮制后部分转化为毒性较低的次乌头碱,既保留药效又减少风险。
使用乌头或附子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未经专业炮制的生品毒性极大,内服易导致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煎煮时需先煎久煎以进一步减毒,避免与半夏、瓜蒌等药物同用。孕妇及阴虚阳亢者禁用,用药后出现唇舌麻木、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两类药物均属毒性中药管理范畴,须在正规医疗机构调配使用,确保安全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