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和口疮是两种不同的口腔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鹅口疮由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属于真菌性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口疮则通常指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可能与免疫、遗传、压力等因素有关,属于非感染性疾病。
鹅口疮的典型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类似凝乳状,擦拭后可能留下红色创面,常伴有疼痛或灼烧感。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口疮则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假膜,周围有红晕,疼痛明显,但不会形成白色斑块。溃疡通常7-10天自愈,但易反复发作。
治疗鹅口疮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或氟康唑,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增强免疫力。口疮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局部止痛药、消炎药或促进愈合的凝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鹅口疮需减少抗生素滥用,保持口腔清洁;口疮患者应调节作息,缓解压力,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若症状持续不愈或频繁复发,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系统性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