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功能锻炼、药物辅助。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限制活动促进自然愈合。采用支具或弹性绷带固定,减少踝关节负重,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移位需调整方案,保守治疗周期通常为6至8周,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
2.石膏固定:常用于闭合性骨折或术后保护,通过石膏维持骨折端稳定。固定范围需覆盖小腿至足部,保持踝关节中立位。定期更换石膏并检查皮肤状况,防止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拆除石膏后需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
3.手术治疗:针对严重移位、开放性骨折或合并韧带损伤的情况。采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器材复位骨折块,恢复关节面平整。术后需结合影像学评估固定效果,早期介入康复训练以减少关节僵硬风险。
4.功能锻炼:骨折稳定后逐步进行踝关节屈伸、旋转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和粘连。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抗阻练习,结合平衡训练提升关节稳定性。锻炼强度需根据愈合情况调整,避免过度负荷。
5.药物辅助:使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药物缓解急性期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后期可配合舒筋活络药物辅助功能恢复,但需避免长期依赖。药物选择需结合个体差异及肝肾功能评估。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固定或过早负重。饮食应补充钙质及蛋白质,定期复查确保骨折对位良好。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防止感染或延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