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坏死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肿胀或发热、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骨头坏死早期常表现为隐痛或钝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剧,尤其在负重或活动时更为明显。疼痛多集中在病变关节周围,可能向邻近区域放射。夜间休息时疼痛可能减轻,但严重时也会持续存在。
2.关节活动受限:由于骨头结构破坏和周围组织炎症,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初期可能仅感觉僵硬,后期会出现明显功能障碍,如无法完全屈伸或旋转。活动受限程度与坏死范围和病程进展相关。
3.局部肿胀或发热:坏死区域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可感知异常饱满感,按压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严重时可能影响外观。
4.肌肉萎缩:长期疼痛和活动减少会导致患肢肌肉萎缩,表现为肌肉体积缩小、力量减弱。萎缩多见于病变关节附近的肌群,可能进一步加重关节不稳定和功能障碍。
5.关节变形:晚期骨头坏死可能因骨质塌陷或增生导致关节形态改变,表现为关节畸形、不对称或异常突起。变形通常不可逆,可能伴随持续性疼痛和功能丧失。
骨头坏死需尽早干预,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饮食应均衡,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保持适度活动以延缓肌肉萎缩,但需在指导下进行。疼痛加重或功能明显下降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