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后判断是否骨折可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活动能力、畸形表现及异常声响五个方面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程度:骨折通常伴随剧烈且持续的疼痛,尤其在按压或移动患处时疼痛明显加剧。扭伤疼痛相对较轻,且随时间逐渐缓解。骨折疼痛可能辐射至周围区域,甚至影响睡眠。
2.肿胀程度:骨折后肿胀通常迅速出现且范围较大,可能伴随皮下淤血或皮肤发紫。扭伤肿胀较轻,多局限于关节周围。骨折肿胀持续时间更长,可能持续数日不消退。
3.活动能力:骨折后患肢承重或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完全无法用力。扭伤仍可轻微活动,虽疼痛但能勉强支撑。骨折可能导致关节稳定性丧失,活动时出现异常松动感。
4.畸形表现:骨折可能导致患处外观异常,如骨骼错位、突起或凹陷。扭伤一般不会改变肢体形态。若发现肢体明显变形,需高度怀疑骨折。
5.异常声响:骨折瞬间可能听到咔嚓声,活动时也可能出现骨摩擦音。扭伤多无此类声响,仅有关节软组织损伤的闷响。
受伤后避免随意移动患肢,防止二次损伤。及时冰敷减轻肿胀,用弹性绷带适当固定。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尽快就医检查。未明确诊断前勿自行按摩或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