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通常由跌倒时手掌撑地、直接暴力撞击手腕、运动时手腕过度扭转、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高处坠落时手臂伸直着地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跌倒时手掌撑地:摔倒时本能用手支撑身体,冲击力经手掌传导至桡骨远端,该部位结构较薄弱易发生骨折。常见于冰雪路面滑倒或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时,暴力使桡骨远端向背侧或掌侧移位,伴随关节面塌陷或碎裂。
2.直接暴力撞击手腕:外力直接作用于桡骨远端,如重物砸伤、交通事故中车门挤压等。暴力导致局部骨皮质断裂,骨折线多呈横行或粉碎性,可能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或腕关节韧带损伤。
3.运动时手腕过度扭转:篮球、滑板等运动中手腕突然旋转或过度背伸,桡骨远端承受扭转力与轴向压力,引发螺旋形或撕脱性骨折。常见于青少年运动损伤,关节囊及周围肌腱可能同时拉伤。
4.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骨量减少使桡骨远端承受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绝经后女性多见,骨折线常累及关节面,愈合缓慢且易出现畸形愈合。
5.高处坠落时手臂伸直着地:坠落时手臂伸直缓冲,垂直应力集中于桡骨远端,导致粉碎性骨折或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冲击力可能向近端传导,伴随肘部或肩部损伤。
骨折后需立即固定避免二次损伤,肿胀期抬高患肢促进回流,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