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患者不建议游泳。游泳时水进入外耳道可能加重炎症或引发感染,尤其水质不洁时风险更高。急性期游泳还可能延缓愈合,甚至导致疼痛加剧或并发症。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炎症,常由细菌、真菌感染或局部刺激引起。游泳时,水浸泡会使耳道潮湿,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利于病原体繁殖。氯或海水盐分可能进一步刺激发炎组织,导致瘙痒、肿胀或分泌物增多。慢性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者更需谨慎,水直接进入中耳可能引发中耳炎。若必须接触水,建议炎症完全消退后再进行,并严格做好防护措施。
游泳前需确保外耳道炎已痊愈,避免潜水或长时间浸泡。可使用防水耳塞,但需注意正确佩戴,避免压迫患处。游泳后立即用干净毛巾吸干耳道水分,倾斜头部促进残留水流出,切勿用棉签深入掏挖。若出现耳痛、流脓或听力下降,应立即停止游泳并就医。日常避免频繁掏耳,减少耳机使用,保持耳道干燥通风。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感染扩散,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