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水时不建议立即进行采耳。进水后耳道处于潮湿状态,此时操作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引发不适。需先确保耳内干燥,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适合采耳。
耳朵进水后,外耳道皮肤会因浸泡变软,防御能力暂时下降。若此时使用采耳工具,容易划伤皮肤或带入细菌,导致外耳道炎或鼓膜损伤。水分还可能将耳垢泡发膨胀,堵塞耳道,强行清理可能将耳垢推向深处。正确做法是倾斜头部,轻拉耳廓帮助排水,或用棉球吸干外耳道口水分。自然干燥通常需数小时,期间避免频繁掏挖。
避免使用尖锐工具自行处理,防止损伤耳道或鼓膜。若进水后出现疼痛、闷胀感或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排除中耳炎等并发症。采耳应选择专业机构,确保工具严格消毒。游泳或洗澡时可佩戴耳塞预防进水,耳垢较多者定期清洁,但不宜过度,以免破坏耳道自洁功能。耳部健康需谨慎对待,不当操作可能引发长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