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是中医常见证候,指心脏功能减弱导致的气虚表现,多见于长期劳累、久病体弱或年老体衰者。典型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自汗、精神疲惫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胸闷、失眠或多梦。
心气虚的核心表现与气血运行失调有关。心悸是自觉心跳不安,活动后加重;气短表现为呼吸浅促,稍动即喘;自汗多为不因劳累或炎热而异常出汗,尤其在活动后明显。精神方面常见倦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部分人伴有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体征。若长期未调理,可能发展为心阳虚,出现畏寒肢冷等症状。
调理心气虚需综合干预。饮食宜选用红枣、桂圆、山药等补益心气的食材,避免生冷辛辣。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可促进气血流通,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耗气。情绪管理尤为重要,过度思虑或焦虑易损伤心气,可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舒缓压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补药。心气虚者需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长期熬夜会进一步耗伤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