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引起并发症。通常,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难以自行排出,可能需手术干预;若结石引发严重梗阻、感染或持续疼痛,即使较小也可能需手术。具体方案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综合评估。
结石的治疗方式与尺寸密切相关。5毫米以下的结石约90%可通过多饮水、药物辅助自然排出。6-10毫米的结石若位于输尿管上段,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若位于下段或伴有水肿,输尿管镜碎石更有效。超过10毫米的肾盂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是首选。对于复杂型鹿角状结石,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手术方式。除尺寸外,结石硬度如胱氨酸结石较难粉碎、患者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也会影响决策。近年来,超微经皮肾镜等技术的应用,使部分1-2cm结石也可尝试微创治疗。
术前需完善CT尿路造影明确结石三维定位,评估肾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血尿、发热等并发症,需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复发是关键,建议每日饮水2500-3000mL,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特殊类型结石需针对性调整饮食,如尿酸结石需碱化尿液,感染性结石需控制泌尿系感染。妊娠期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手术需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