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不能直接确诊肾结石,但可以提供相关线索辅助判断。尿常规主要分析尿液中的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结晶物等。肾结石患者可能出现血尿尿中红细胞增多或尿液中检出结晶如草酸钙、尿酸等,这些异常结果可提示结石存在的可能性。尿常规无法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或具体类型,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才能确诊。
尿常规在肾结石诊断中更多起到筛查作用。若尿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可能提示结石移动导致泌尿系统黏膜损伤;结晶增多则反映尿液成分异常,与结石形成风险相关。尿pH值异常如酸性尿易形成尿酸结石或白细胞升高提示合并感染也能为治疗提供参考。但部分肾结石患者尿常规结果可能完全正常,尤其结石未引起梗阻或感染时。尿常规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肾结石,需结合临床症状如腰痛、排尿困难进一步检查。
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需注意标本留取的准确性。晨起第一次尿液浓度较高,检出率更高;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避免经血污染导致假性血尿;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摄入大量维生素C,可能干扰结果。若尿常规异常,建议复查并完善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肾结石的诊断需综合病史、体检、实验室及影像结果,仅依赖尿常规容易漏诊或误诊。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饮水少、高尿酸血症者,即使尿常规正常,也应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