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骨坏死早期可能出现腕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握力下降、关节僵硬。具体分析如下:
1.腕部疼痛:早期表现为腕部隐痛或钝痛,尤其在活动或负重时加重。疼痛多集中在月骨区域,可能向周围放射。初期疼痛呈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可能转为持续性。夜间休息时疼痛可能减轻,但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可能加剧。
2.活动受限:腕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尤其是背伸和掌屈动作受限明显。早期可能仅感觉动作不灵活,后期可能出现关节卡顿或弹响。日常活动如拧毛巾、提重物时症状更易显现。
3.局部肿胀:月骨区域可能出现轻微肿胀,皮肤温度正常或略高。肿胀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初期可能仅在劳累后出现,后期可能持续存在。触诊时月骨部位有压痛,但无明显红肿。
4.握力下降:由于疼痛和关节稳定性减弱,握持物体时力量减退。早期表现为持物不稳或易疲劳,后期可能无法完成精细动作。握力测试可发现患侧力量明显低于健侧。
5.关节僵硬: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腕关节僵硬感明显,活动后稍缓解。僵硬程度与月骨坏死进展相关,初期可能仅持续数分钟,后期可能延长至数小时。被动活动时可能伴有摩擦感。
早期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避免腕关节过度负重或重复性动作,减少局部刺激。遵医嘱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康复期间注意保护腕部,避免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