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通过观察肝脏回声强度、肝内血管清晰度、肝脏边缘形态、后方回声衰减程度、肝脏大小变化来判断是否为脂肪肝。具体分析如下:
1.肝脏回声强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回声通常增强,表现为明亮肝,与肾脏皮质回声对比明显增高。正常肝脏回声均匀细腻,而脂肪浸润后肝细胞内的脂滴会散射超声波,导致回声弥漫性增强。轻度脂肪肝回声略高于肾脏,中度时接近或超过脾脏回声,重度脂肪肝回声显著增强且后方衰减。
2.肝内血管清晰度:随着脂肪沉积增加,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分支显示模糊甚至消失。正常肝脏血管壁回声清晰,脂肪肝时因回声增强的背景掩盖血管结构。轻度脂肪肝仅小血管显示不清,重度时主干血管也难以辨认。
3.肝脏边缘形态:脂肪肝常导致肝脏边缘变钝,但这一特征特异性较低。正常肝脏边缘锐利,脂肪浸润后可能因肝细胞肿胀或纤维化改变使轮廓圆钝。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单纯边缘变化不能确诊。
4.后方回声衰减程度:重度脂肪肝因声波被脂肪大量散射,深部组织回声减弱。正常肝脏后方回声均匀,脂肪肝时深部肝组织或膈肌显示模糊。衰减程度与脂肪含量相关,但需排除其他导致衰减的病变。
5.肝脏大小变化:部分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轻度增大。脂肪沉积使肝细胞体积增大,但肝脏大小正常不能排除诊断。需结合回声特征,单纯肝脏增大可见于多种疾病。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肠气干扰成像。操作时需多切面扫查,对比肝肾脾回声差异。轻度脂肪肝可能与正常肝脏回声重叠,必要时结合其他检查。长期饮酒或代谢异常者即使B超未提示明显异常也应定期复查。报告描述需注明回声分布是否均匀,避免漏诊局灶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