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有可能自行恢复。部分患者症状较轻时,耳石可能随着头部活动自然复位,眩晕感逐渐消失。但并非所有情况都能自愈,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时,仍需医疗干预。
耳石症是因内耳耳石脱落至半规管引起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头部位置变化会诱发短暂眩晕,伴随恶心或眼球震颤。自愈机制与日常活动有关,例如翻身、起床等动作可能促使耳石回归原位。临床统计显示,约20%-30%的患者症状可在数日到数周内自行缓解。但若耳石卡在半规管特定位置,可能持续刺激平衡感受器,导致症状迁延不愈。此时需通过专业手法复位治疗,如Epley或Semont手法,帮助耳石回到椭圆囊。
注意避免快速转头或剧烈运动,以防加重眩晕。发作期间应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若症状超过一周未缓解,或伴随听力下降、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复位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平躺,建议垫高枕头休息。日常可适度进行Brandt-Daroff练习,促进耳石适应,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高血压或颈椎病患者接受复位前需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