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和白芍可以同时入药。两者虽同属芍药科,但药性功效各有侧重,配伍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在中医临床中常见于复方配伍。
赤芍性微寒,味苦,归肝经,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为主要功效,常用于血热瘀滞、痈肿疮毒等症。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长于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多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及胁肋疼痛。两者同用,既能清热活血,又可养血柔肝,适用于血热血瘀兼阴血不足的复杂病证,如慢性肝炎、痛经伴血热等。经典方剂四物汤中白芍养血,若兼血热可加赤芍,体现灵活配伍思路。
使用赤芍与白芍需辨证施治。血虚无瘀或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加重寒凉之性。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过量,赤芍活血力强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两者均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禁忌。煎煮时赤芍后下可保留活血成分,白芍久煎增强补益效果。现代研究提示赤芍含芍药苷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白芍多糖可调节免疫,但具体剂量需结合临床需求,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