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的发病症状是局部疼痛且活动后加重、患处皮肤红肿发热、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触摸患处有硬结或肿胀感、可能伴随乏力或低热。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疼痛且活动后加重:骨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处隐痛或钝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剧,尤其在运动或负重时更为明显。疼痛多集中在骨骼表面,可能向周围放射,休息后稍缓解,但再次活动时复发。
2.患处皮肤红肿发热: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表现为皮肤发红、温度升高。触摸时可感知明显热感,严重时伴随皮下组织水肿,皮肤紧绷发亮。
3.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骨膜炎若靠近关节,可能影响周围肌腱和软组织,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常感觉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或久坐后,活动时伴有摩擦感或轻微响声。
4.触摸患处有硬结或肿胀感:慢性骨膜炎可能引发骨膜增厚,形成局部硬结,按压时有坚实感。急性期则以肿胀为主,触痛明显,可能伴随波动感,提示积液存在。
5.可能伴随乏力或低热:全身症状较轻,但部分患者会出现非特异性表现,如疲倦、食欲减退或体温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38℃,反映炎症反应波及全身。
出现上述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保证充足休息,局部可冷敷缓解急性肿痛。遵医嘱使用药物或物理治疗,定期复查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