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在中药中的使用既有生用也有炒用,具体用法需根据病情和配伍需求决定。生杏仁与炒杏仁功效有所差异,临床需辨证选用。
生杏仁性味苦温,具有宣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作用,常用于外感咳嗽、痰多气喘等症。其苦味能降气,辛味可开散,适用于实证咳嗽或兼有便秘者。生用保留较多挥发性成分,如苦杏仁苷,但需注意其小毒,过量可能引起中毒。炒杏仁经过炒制后,苦味减轻,药性更温和,长于温肺化痰、和胃止呕,适用于虚寒咳嗽或脾胃虚弱者。炒制可降低毒性,增强稳定性,更适合长期调理或体质较弱者使用。
使用杏仁时需严格掌握剂量,生杏仁成人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10克,且需捣碎煎煮以促进毒性成分分解。阴虚咳嗽、大便溏泄者慎用,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苦杏仁与甜杏仁功效不同,甜杏仁偏于润肺补虚,不可混淆。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贮藏时需防潮防蛀,炒杏仁更易保存但需密封避光。临床配伍常与桑叶、贝母等协同增效,具体用法需遵循中医辨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