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通过调理气血、疏肝解郁、补肾益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调理气血: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是月经不调常见原因,常用四物汤、八珍汤等方剂补气养血,促进月经周期恢复规律。针灸选穴如足三里、血海等可增强气血生化功能。
2.疏肝解郁:情志不畅易导致肝气郁结,影响月经,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可疏肝理气。配合太冲、期门等穴位针灸,缓解情绪波动对月经的干扰。
3.补肾益精:肾虚常引发月经量少或闭经,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方剂滋补肾阴肾阳。艾灸关元、肾俞等穴位可温补肾气,改善经期紊乱。
4.温经散寒:寒邪内侵易致痛经或经期延迟,艾附暖宫丸、温经汤等方剂驱散寒邪。艾灸神阙、三阴交等穴位可温通经脉,缓解经血凝滞。
5.活血化瘀:瘀血阻滞易致经血不畅或闭经,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等方剂活血通经。针刺合谷、地机等穴位可促进瘀血消散,恢复经血正常排出。
治疗期间需避免生冷饮食,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有助于疗效巩固。具体用药需结合体质辨证,不可自行盲目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