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肌腱炎可通过休息减少患处活动、冷敷缓解肿胀疼痛、药物减轻炎症不适、佩戴护具稳定关节、康复锻炼恢复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减少患处活动:手腕肌腱炎急性期需立即停止重复性动作或过度用力行为,避免加重损伤。短期内限制手腕活动可降低肌腱摩擦,促进局部修复。日常中尽量减少抓握、扭转等动作,必要时调整工作或运动方式。
2.冷敷缓解肿胀疼痛:急性期48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缓解红肿热痛。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慢性期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药物减轻炎症不适:非甾体抗炎药可口服或外涂,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严重者经医师评估可能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但需控制频次以避免肌腱脆弱。中药膏贴或熏洗也可辅助舒筋活络。
4.佩戴护具稳定关节:选择弹性绷带或硬质支具固定腕关节,限制异常活动的同时保留必要功能。护具需贴合但不压迫,夜间持续使用防止睡眠中无意识弯曲。逐步减少佩戴时间以避免肌肉萎缩。
5.康复锻炼恢复功能:炎症消退后开始轻柔牵拉和肌力训练,如握拳伸展、阻力带练习。动作需缓慢渐进,以不引发疼痛为度。配合推拿或针灸松解粘连,改善肌腱滑动能力。
急性期避免热敷或过度按摩,防止加重充血。长期未愈或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解剖异常或潜在疾病。日常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手腕长时间悬空或过度负重。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麻木无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