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可通过典型关节疼痛与活动后加重、晨僵时间短暂且少于30分钟、关节摩擦感或捻发音、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赘形成、无全身症状如发热或体重下降进行鉴别。具体分析如下:
1.典型关节疼痛与活动后加重:骨关节炎的疼痛多局限于受累关节,初期为间歇性钝痛,随病情进展转为持续性疼痛。疼痛特点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夜间疼痛较少见。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更易受累,疼痛程度与关节负荷呈正相关。
2.晨僵时间短暂且少于30分钟:晨起或久坐后出现关节僵硬是常见表现,但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不同,活动后僵硬感可快速缓解,且不会伴随明显的关节肿胀或发红。
3.关节摩擦感或捻发音:关节活动时可能触及摩擦感或听到捻发音,尤其在膝关节屈伸时明显。这是由于软骨磨损后关节面粗糙,活动时相互摩擦产生。触诊时可发现关节边缘骨性膨大,但无显著压痛或皮温升高。
4.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赘形成:影像学检查是重要鉴别依据,早期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晚期出现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X线表现与临床症状不一定完全对应,需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
5.无全身症状如发热或体重下降:骨关节炎为局部退行性病变,通常不伴随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若出现此类表现,需警惕感染性关节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
骨关节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关节疾病。避免过度负重或重复性关节动作,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担。疼痛发作时可短期使用物理疗法或药物缓解症状,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