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早晨运动更符合自然规律,有助于阳气升发。早晨5-7点卯时大肠经当令,7-9点辰时胃经旺盛,此时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帮助阳气生发,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尤其春夏季节,晨练可顺应自然界阳气上升之势,达到天人相应的效果。
晚上运动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太阳落山后人体阳气渐敛,阴气渐盛,剧烈运动可能扰动阳气,影响睡眠质量。但阴虚体质者傍晚适度活动反而能平衡阴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秋冬季节昼短夜长,可适当将运动时间提前至日落前1-2小时,避免汗出当风。需注意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为度,过度出汗易耗伤津液。
运动时间选择需结合地域、季节和个体差异。北方冬季早晨寒气重,老年人或阳虚者宜待日出后运动;南方湿热地区傍晚运动需防蚊虫与湿邪侵袭。餐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脾胃消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开凌晨血压高峰时段。无论早晚运动,均需注意避风防寒,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忌立即饮冷或冲凉。长期夜间工作者可按照子午流注规律,选择胆经子时、肝经丑时当令时段进行舒缓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