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后脱位的症状是剧烈疼痛、患肢缩短内旋、臀部异常隆起、活动受限、神经血管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剧烈疼痛:髋关节后脱位时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受到严重牵拉或撕裂,导致突发性剧痛。疼痛集中于髋部并向大腿及膝部放射,触碰或移动患肢时加剧。由于关节结构破坏,局部炎症反应迅速引发持续性钝痛,常伴随肌肉痉挛。
2.患肢缩短内旋:股骨头脱离髋臼后向后方移位,带动大腿向内旋转并呈现屈曲状态。下肢因股骨头上移而显得比健侧短缩,足尖自然朝向内侧。这一体征在仰卧位时尤为明显,是判断脱位方向的重要依据。
3.臀部异常隆起:脱位的股骨头向后顶出,可在臀部触摸到明显的骨性突起。局部皮肤因骨骼移位而紧绷,皮下组织受压可能出现凹陷。伴随髋臼后缘骨折时,隆起区域可能伴有肿胀或瘀斑。
4.活动受限:髋关节丧失正常功能,主动及被动活动均无法完成。患者常保持屈髋屈膝姿势以减轻疼痛,任何尝试伸展或外旋下肢的动作均会引发剧烈疼痛。关节腔内出血和肌肉痉挛进一步加重活动障碍。
5.神经血管损伤:股骨头后移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下肢麻木或足背屈无力。严重脱位合并骨折时,局部血肿或骨骼断端可能影响股动脉血流,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肢体远端苍白发冷。
髋关节后脱位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复位。延误处理可能加重软组织损伤或引发股骨头坏死。影像学检查前应保持患肢制动,转运时避免弯曲髋部。长期卧床者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康复期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